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03期 66-68   出版日期:2019-09-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建文帝从泉州港乘阿拉伯船逃亡海外真实性考析


2018年11月,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即纪录频道连播《历史的拐点·下西洋》纪录片。笔者认为该片命题贴切

,结构也尚可,但内容方面问题颇多。该片认为,明成祖朱棣死后,禁海成为朝廷的主流,难道禁海在朱棣死前

不算主流?认为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公元104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难道郑和下西洋的

主要动机、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片中说道:“公元1405年7月11日,奉明成祖朱棣之命,郑和在这

里登上他的宝船,并对船只进行编队,他们将从这里出航,开始大明帝国第一次下西洋的旅程。”难道此年此

月此日是“大明帝国第一次下西洋的旅程”开始?1405年7月11日,真是郑和在刘家港登上他的宝船并出航的

日子?还说建文帝从泉州港乘阿拉伯商船出逃海外,太监李挺追踪建文帝到泉州港,等等。本文先探讨第一集

中所说的最后一条,查证有无其事其人。

1 泉州港衰落,无建文帝外逃条件
首先,有无太监李挺其人其事?就整个明朝而言,比较有点名气叫李挺的人是有的,那就是收入《中国古今名

人大辞典》中的李挺,但他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与永乐时无关。郑和是内宫监太监,李挺是宫内哪个监的

太监,何方人士,多大年龄,何时何故升任,如何成为郑和旧友?何歌劲先生认为:“明成祖下令李挺同郑和一

起下西洋,继续寻找建文帝。”[1]161对此,不知根据何在?如有此事,为何在长乐碑刻署名名单中并无列名?

该碑刻名单中低级别太监的名都列了,哪有更高的太监不列入职位之理?因此,笔者疑此名是杜撰的,那么其

事迹也就“皮之不存,焉有毛附”了。即使今后发现真有个李挺,也不见得会有建文帝可乘的阿拉伯商船,从

而有发生李挺追踪到泉州,并继续追踪到海南岛乃至同郑和一起下西洋追踪到“东西洋”之事。

第一,元末连续20年天灾人祸,泉州被大破坏,阿拉伯人被杀被逐被仇视,此后阿拉伯商船已绝迹,不可能有阿

拉伯商船到港给建文帝乘坐。在元代末期,泉州遭遇过天灾人祸。元至正十四年(1354)后,“泉州种不入土,

人相食”,城镇内饥殍载道,接着发生传染病,昔日繁荣的泉州港,一时变成悲惨世界。接踵而来的,又有一场

破坏极大的人祸。由于邻郡饥民暴动,泉州当局组织了两支用于镇压的新军,一是所谓“义兵”,二是所谓“

僧兵”。义兵中有一部是驻在泉州的色目人和非汉族人,由元朝封以万户的赛甫丁、阿迷里丁等领导。据《

元史·顺帝本纪》记载,他们于至正十七年三月初一(1357)叛据泉州而发难,统治集团间发生长期混战。另

外,控制泉州港市舶司几十年的蒲寿庚父子去世后,蒲寿庚女婿那嗯呐(又译那兀纳)继续掌握泉州市舶司。

他是西域人,趁饥荒和兵乱之际,也拥兵作乱,直至至正二十六年(1366)四月,福建行省派军攻下泉州,活捉那

嗯呐后才算平息,但接着明军南下来攻战泉州了。多年饥荒,加上十年内乱,泉州遭到大破坏。

第二,明初从洪武到建文、永乐三代,泉州不仅厉行对本国海禁,对外国官方朝贡船也有严格限制,没有给阿

拉伯发过勘合。而且,实际上规定泉州港只许接待琉球一国。明朝初年,除政府与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

一定的官方贸易关系外,严格禁止私人经营国际贸易。易言之,明代只有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才是合法的

。朱元璋即位以后,陆续派使臣到四邻各国诏告建元。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又派杨载到琉球国诏谕。洪

武时期明朝曾发放逻逻、占城、琉球等56处勘合。但除了琉球以外,原来东南亚地区传统的海上贸易关系却

受到严格的禁止和限制。特别是明初的市舶司是以禁通蕃为主要任务,和宋元时期的市舶司已有很大的不同

。[2]

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明初泉州不是设有管理外贸商船的市舶司及其招待所———来远驿吗?不错,是设过,

但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泉州市舶提举司设在府治南隅水仙门内。洪武七年

(1374年)九月,废泉州市舶提举司。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恢复福建市舶提举司,并设太监提督,同时把市

舶提举司列为布政司直接管辖。福建布政司设在福州,而且路途近,所以琉球往来福州比往来泉州更方便,琉

球贡船都不愿来泉州港,而愿直接去福州港。即使如此,也不过一年来一次而已,所以泉州港那时已进入对外

通航通商萧条时期。所以,无论《杰出航海家——郑和》还是《历史的拐点·下西洋》,都只顾强调泉州港

是一个对外通商繁华港市,而不顾或不知建文、永乐时已发生了巨变。

2 时局所限,建文帝未曾到开元寺出家
据泉州塘市《柯氏宗谱》卷中“历朝国号明纪”记载:“建文,元年己卯至壬午四年,避遁而去。”这句话是

在明永乐二年重新修订时加进去的,和“靖难之役”仅仅相隔一年。参与修编的柯氏九世孙明经(学衔,类似

于进士)柯益、平乐府教授徐演、罗浮教授陈奎和泉州府训导(官名,相当于现在泉州教育局局长)钱俊等四

人,皆为当地学者兼官员,造假的可能性极小。但仅仅这样一句孤立的话就能说明建文帝曾逃匿在泉州?对此

,该族谱又有记载。“《清源旧事流墨篇》有记载,文称:‘明靖难之变,建文出亡事即为传疑,我柯氏旧家谱

载,族叔祖世隆公为江宁府句容县尉,以匿建文君,其家歼焉!亲属仅奉其下体归葬……为建忠勇祠祀之……

’。”[1]158-159这说的是族叔祖因窝藏建文帝而遭当局镇压。但记载者为晚清道光年间人士,距永乐二年

事已过几百年,岂能轻信?更何况,永乐初,在高压恐怖的严查下,这种受牵连冤假错案是不会少的。在没有铁

证情况下,即使以此罪名被治罪杀害,也不见得真正窝藏过建文帝,所以不足以轻易信以为事实。

有一观点认为,建文帝及其伴同近臣在开元寺找到有关系的住持当了一段时间和尚,以便待机逃往海外。据

《泉州府志》有关记载,明初开元寺地处泉州的市中心,到了明朝中后期,泉州开元寺开始没落,曾有军队驻

扎在寺里,而且士兵们还在此冶炼兵器。此外,明朝泉州港已不如从前繁华,建文帝为什么非要从泉州外逃?

《开元寺志》中并未发现与此事有关的记载,就连《杰出航海家郑和》中提到的明永乐元年间的开元寺住持

念海和尚,也没有找到其相关记载。

笔者认为,郑和下西洋期间来过泉州的,理由是行香碑上写的郑和身份符合下西洋时的职称名分,《泉州府志

》也有记载。但他不是带领下西洋庞大船队中途停泊泉州港的,否则郑和船队驻泊过的国内港,除南京、浏

河、长乐外,又多出个泉州了,那要花费一大笔额外开支,加重遭天灾人祸后尚处于艰难境遇的泉州官民负担

,而是专程简行来出差一次,为的是寻访、物色对下西洋有用人才,顺便向圣墓行香而已。

那么,既然永乐初时泉州已不具有可供建文帝偷渡出逃的客观条件,那么这种所谓建文帝乘阿拉伯商船逃往

海外、李挺追踪建文帝到泉州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3 史料不实,观点背离历史真相
笔者是通过署名为上杉千年的日本人所著,由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郑和下西洋》接触到建文

帝从泉州港出逃海外、李挺赶到泉州追踪建文帝的观点。该书认为,在永乐三年(1404年)正月底,李挺根据

永乐帝朱棣的指令,秘密地来到武昌,任务是追查建文帝逃亡武昌至琼州的足迹。泉州是一个国际性大港,李

挺深信建文帝要从此地逃亡海外,并遍访得知,一貌似建文帝的人在此等候搭乘通往爪哇的便船,而真正的去

向,却无从知晓但极有可能已逃往海外。因此,朱棣产生了出海寻找建文帝的心理。[3]这是一种新观点,但

不符合泉州港历史背景和事情逻辑,并且经多方寻查,也未查到日本此前有名为“上杉千年”的历史作家写

过这样一本《郑和下西洋》的书。此日本人为何地人,何时出生,学历和经历如何?在何时何地写此书?何家

出版社出版?汉译的中国翻译者在何地何单位?这一切均不明。但其间,笔者曾查到有位台湾人所著的《杰出

航海家———郑和》己写有此一情节。经对比发现,上杉千年有些观点和论述与《杰出航海家———郑和》

相同,抄袭之嫌明显。同时,笔者也注意到,这本由台湾晨星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杰出航海家———郑和》

对每条史料都注明出处,明确声明是抄摘《大航海》上册的。这里的《大航海》是一本日本小说,写的并非

是西方世界史中通常指的“大航海”故事,而是以中国郑和下西洋为题材的文学故事创作。

因此,可以确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大航海》→《杰出航海家———郑和》→上杉千年《郑和下西洋》。纪

录片《历史的拐点·下西洋》所讲的李挺追踪建文帝到泉州港,即使不是间接来源于《杰出航海家———郑

和》,也是直接源于日本小说《大航海》。这些著作情节虚构明显,例如,建文帝及其伴臣既然是剃了发打扮

成十足的僧人,且他本来就祖传信佛教,而阿拉伯船员及其船籍国是伊斯兰教,目的港印尼又是伊斯兰教影响

区,建文帝怎么会选择难以融入的教区作自己避难生活并图日后东山再起之地呢?这于情理不通。把外国人

写郑和题材的小说奉为历史著作成果,这如同有的中国人把明朝罗懋登写郑和下西洋演义小说《三宝太监西

洋记通俗演义》内容当作史料,犯了同样的错误。

4 结束语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下西洋》命题贴切,结构也尚可,但在内容细节及有些观点上存在明显的不当。究其

原因,主要在于所参考资料本身有误,或者说这些资料上升不到史料的高度,不能作为历史考证用途。当时的

泉州港已趋衰落,加之明朝实施禁海政策,这使得建文帝无外逃客观条件,也未曾到泉州开元寺出家。从当前

的史料看,永乐年间无李挺其人,更谈不上有追踪到海南岛,乃至同郑和一起下西洋追踪到“东西洋”之事。

郑和下西洋途中到达泉州,是一次专程简行出差,其目的只是寻访、物色对下西洋有用人才,顺便向圣墓行香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