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03期 10-14   出版日期:2019-09-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渊源、内涵与价值弘扬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得到持续强化和不断创新,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相继出台,生态文明建

设不断深入人心。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

境。”[1]十九大报告中“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明确写入党代会报告。习近平

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今后生态发展实践开出了“良方”,认真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

源和科学内涵,并将其转化和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渊源
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特定时代背景及社会条件的产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多个维度

的历史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文化、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生

态建设思想。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囿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却包含了丰

富而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

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正是通过生产劳动,人与自然界之间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与自然界

之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这种和谐关系一旦失衡,则

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

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

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

1.2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文化根源
中国人历来注重探索人类自身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长河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哲学

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智慧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五千多年的原因之一

。从最初的图腾崇拜发展到后来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这些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生态哲学

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视角。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在这里“天命”即指自然规律。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老子意在告诉人们,万物统一于“道

”,人们要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庄子从“道法自然”出发,主张人们在与自然相

处时要做到“物无贵贱、物我平等”。

古人不仅早就认识到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倡导尊重生命、节约资源的理念,反对无

节制地采伐林木、捕杀动物的行为。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荀子说:“草木

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王制》)在林木生长之时,只有不乱采

伐、适时养护,才能保证林木欣欣向荣地生长。不仅如此,是否保护生态环境还成为君王能否收服人心的重

要标准之一。国家君王应把保护生态当作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之一。管仲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这些论断均彰显了古代先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上的智慧。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总体处在朴素发展阶段,但是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

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1.3 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政治根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智慧的结晶。回顾党的历史,我们

可以看出,美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今天,重温这些生态理论,体味其中蕴含的深邃

思想,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早期探索者。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

意义。他注意到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陕北黄土高原的泥沙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民生活水平很难有所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口号,动员大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果断做出决策,从河流治理、兴办

水利开始,有计划地根治洪水隐患,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也促进了

生产力的提高。

随后,邓小平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进一步探索。他一贯高度重视污染治理问题,他深知污染问题是一个世

界性问题,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信心。在邓小平看来,要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运用制度和法律的约

束作用。江泽民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3]。

胡锦涛同志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更加明确地指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的有效路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2.1 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绿色发展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座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习近平对人类文

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着丰富的内涵。“两座山论”的理念,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走向,从本质

上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表明了人与自然从原始冲突到最终走向

和谐的发展趋势。

原始文明时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特

别是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后,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攫取,导致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出现了诸如环境

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人类意识到问题的

严重性后,开始反思此前的一系列不当行为,并重新审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之路。“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理念,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

“两座山论”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

一,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习近平用绿水青山比喻生态环境,用金山银山比喻经济发展。这“两座

山”之间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在认识和把握“两座山”

的辩证关系上,习近平指出人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们尚未形成环境保护观念,一味地开采资源,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个阶段是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态环境受到严峻挑战,人

们此时开始意识到,必须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第三阶段是人们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只有遵循科学的绿色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4]可见,习近平以敏锐而深刻

的洞察力,在把握“两座山”的辩证统一关系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认真学习习近平“两座山论”的科学

内涵与精神实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的使命感与自觉性。

2.2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生态民生观
人民利益至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社

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生

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

生福祉。”[5]

生态文明建设要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环境问题却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的幸福感。正如习近平所言:“老百姓由过去的‘盼温饱’转变为现如今的‘盼环

保’,过去‘求生存’转变为现在‘求生态’。”[6]环境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标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环境追求的现实需要。

从维护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出发,近几年在地方考察时,习近平在谈话中多次强调要把生态问题作为重要的

民生问题来看待,环境就是民生,告诫大家必须清醒认识到生态保护的紧迫性,要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多的

绿色福利。没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保障,何谈幸福美满的生活,生态文明建设要让人民看得见天蓝,看得见地绿

,看得见水净,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换言之,生态就是民生,绿色可以惠民。

人民群众获得感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标尺。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这项工程既十分紧迫,又特别重要。但

是,应该如何衡量检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习近平曾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提出具体要求。他

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

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7]

2.3 实行最严格的制度约束的生态法治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价值理念、制度和行动的综合体。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条不紊地推进,就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对于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习近平指出:“只有

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8]习近平要求人们在生态文明

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着石头过河”,且践行相关的保障制度。

生态文明需要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有什么样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就会用什么样的行动去创造政绩,所

以说,科学设置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是关键。以往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可能存在考核指标不完善、考核模

式单一等问题。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

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

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9]

生态文明需要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

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

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10]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

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真抓就要这样抓,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11]

生态文明需要体系化的制度建设。习近平还提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失评估制度、创立生态补偿制度、强化

责任追究制度等。当然,任何一项制度体系的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只要

我们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一定能实现美丽中国梦,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3 以主流价值观塑造为抓手,弘扬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与历代中国共

产党人的生态建设思想一脉相承。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大力弘扬,并融入当代文化,融入核

心价值,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以主流价值观塑造为抓手,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将生态文明融入当代文化。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中国传统文化

的内在因素,与“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思想异曲同工。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指引、人民行动的隐性规

范,对行为的规范性作用能与规章制度形成互补作用。我们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文化作为引领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纲领。在具体行动上,我们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将之

传承和发扬光大,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激发中华民族内在的优秀文化基因。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

吸收和顺应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不能默守成规、因循守旧,也不能对当今流行文化抱有成见。要知道,文化

是人民群众的文化,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人民。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当下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流行文化,积极

思考如何在这些新兴文化当中,有机地融入生态文明相关内容,让生态文明建设变得更有活力。

二是将生态文明融入核心价值。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其显性内容并没有提及

生态文明,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应有之义。国家何以“富强”?从习近平的论述当中可以

看到,仅有“金山银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绿水青山”。人类近代发展历史已经表明,只有“金山银山”

,罔顾“绿水青山”的国家,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为人民群众带来美好的生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只有发展与生态实现共生,社会才能更加坚实地走上民主、文明之路,各项制度将日臻完善。制度建设

有了稳固的基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目标将能逐步达成。经济和生态的有机共生,也意味着人

民能更加安居乐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

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就提到:“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

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

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12]

三是将生态文明融入人民生活。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制度、文化、价值只有真正融入人民生活当中,才会

拥有持久的生命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以打造“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为目标,使生态文明思想真正地成为

群众日常行动的一部分。那么,应该如何使之成为群众的生活方式呢?一方面,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推行

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近期,相继出台的如生活垃圾分类等相

关内容的法律法规,就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外在的规范和约束,使人们由外而内自然地形成有利于生态发展

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等地正在进行积极的尝试,应予以鼓励和推广。另一方面,由内而外生活方

式的文化影响更为深刻和长远有效。从理念传播的角度而言,选择当前人民精神生活方式中的主流部分作为

有利有效的载体,将生态文明的种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思维中。例如,如何让垃圾分类工作成

为新时尚,进而如何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新媒体等应是予以重点考虑的媒介,一则当

下互联网、流媒体、各类论坛、社区等成为人们日常交流、讨论的主要方式,二则互联网还使得新理念的传

播更为容易,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时空障碍越来越小,这些都为生态文明的更广泛有效传播提供了条件

此外,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更需要青年一代充分发挥作用。青年作为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

主体,如何让他们认同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以此为己任,发扬和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关系到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

展。因此,我们也更加要关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青年的主流生活方式,充分利用这些媒介助力实现国家生态

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近年来,相关主流媒体对于微博、抖音、Bilibili和各类直播平台等传播媒介,不仅

没有忽视或排斥,而且积极地参与其中,引领话题和舆论的导向,为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思想等有价值的内

容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价值理念,应进一步把握

这些更为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思想意识,转变为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最终使生态文明真正成为

人们的生活方式。

4 结束语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与生态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其关键

在于要有先进思想的引领。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生态文明思想,但当时生产力发达程度远不及现代,对自

然的影响也远低于现代。新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催生了新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出

现。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

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告诉我们,生态与经济必须同步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关系到全

体人民的利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改善人民的生活状态。要建设好生态文明,必须完善法律法规,从严管理,

才能落到实处。进一步,我们不仅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生活紧密结合,充分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要将

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当代文化,融入核心价值,从而真正将爱护环境、爱护生态成为人们日常实践和社

会基本行动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