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03期 71-75   出版日期:2018-09-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视觉文化视角下仪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0 引言
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我国高校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和手段, 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 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职责和历史使命。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今后一段时期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

培养模式将是其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育人模式的变革必将倒逼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革新,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大胆介入新的教学元素,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必然选择。

当前, 不仅在我国, 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一些重要的仪典已成为凝聚民心, 推动共同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 并上升到国家法律

层面加以固化和确认, 得到了普遍的遵循和推崇。然而, 仪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需要发掘仪典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同时也需要借助新的理论、视角、方法和手段。本文尝试从视觉文化视角出发, 对仪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

进行新的阐释和解读, 在对仪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视觉性”阐释的基础上, 提出了视觉仪典教学法, 构建其在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新模式, 以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1 视觉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主体深层认知的改造
视觉文化这一概念源起于以“世界图像”为基本理念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世

界图像时代”即将到来的精辟预言———“从本质上看来, 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 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而不如说, 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 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

现代之本质”。[1]海德格尔倡导的存在主义哲学观认为“现代性”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整个世界是作为人类感官认知的对象而存在

的, 具有某种“视觉性”, 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地位的彰显。[2]因此, “视觉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指具有“视觉

性”的文化, 包括规训人们观看行为的各种“视界政体”, 以及能够使人们借由视觉经验而产生社会经验的各种人工制品和精神产

品, 其中“视觉性”存在于被看对象导引观看者视线的方式与观看者固有的视觉图式之间的张力中, 体现了看与被看的辩证关系。

[3]

视觉文化对主体深层认知的改造可以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模型及“视觉图式”理论来加以阐释。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模型主

要由“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等概念构成 (见图1) 。[4]“结构”是指主体的心理组织, 即动态变化的机能组织

。“图式”是指主体具备的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评价、改造和创造的能力, 能够使主体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

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 通过同化, 主体得以巩

固加强并充实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 就要启动顺应程序以改变原有图式, 或创造新的图式。

因此, 同化使图式发生量的变化, 顺应则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 同化表明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顺应表明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通

过同化和顺应, 主体得以建构新知识并不断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结构。同时, 皮亚杰强调指出主体在认知结构改造和再构过程中具

有能动性, 即认知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而“平衡”是主动建构的动力。

图1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模型
图1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模型 下载原图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艺术家和心理学家便一直在倡导和践行为视觉/眼睛辩护的学术运动。美国艺术心理学家恩斯特·贡布里希

指出, 绘画是一种活动, 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 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5]荷兰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专家

米克·巴尔指出, 人类的视觉认知不是一种停留在感官层面的直觉经验, 而是一种涉及高阶思维的阐释结构, 人类的观看行为也不

是一种纯粹的生理活动, 而是认识和解释世界的能动行为。[6]围绕“视觉性”、“视觉图式”等问题便产生了一个新兴的研究领

域———视觉文化研究。美国著名的视觉文化研究专家米歇尔认为视觉文化研究以“视觉性”为研究对象, 是一个关于“视觉经验

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经验的视觉建构”的跨学科和去学科的研究领域。[7]视觉文化研究强调从社会宏观语境出发, 以生产者、观看

者、社会体制、多元语境等交互的、整体性的视角和方法论来阐释视觉文化与主体认知图式改造及社会转型之间的双向作用机制。

2 仪典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视觉性”阐释
仪典就其本身而言, 无疑蕴含着丰富的视觉元素以及复杂的“视觉性”, 因此, 可以使用视觉文化的策略和视角加以解读。为了更

好地对仪典的“视觉性”进行阐释, 本文构建了由“表征”、“叙事”、“经验”、“编码”、“解码”、“语境”、“生产”、

“主体”和“接受”九个主题词组成的“十字双圆环”模型 (见图2) 。[8]

图2 仪典的“视觉性”阐释模型
图2 仪典的“视觉性”阐释模型 下载原图

处于中心枢纽地位的要素是“表征”, 即仪典的具象化呈现形态如景观、形象、影像等。当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系统界

定并阐述了“表征”的三个核心概念 (指涉物、所指、能指) 和两个意义转化与创造过程。霍尔指出, 在意义生产过程的核心, 存

在着两个相互关联的表征系统。通过在各种事物 (指涉物) 与人们的概念系统 (所指) 之间建构一系列相似性或一系列等价物, 第

一个系统使人们赋予世界以意义成为一种可能;第二个系统依靠的是在人们的认知图式与符号 (能指) 之间建构一系列相似性, 这

些符号再被安排和组织到代表或表征那些概念的各种话语谱系中去以构建无限增生的意义链条。[9]十字架的纵向关系链由“语境

”、“叙事”、“表征”、“经验”、“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网络构成, 揭示出视界政体和观看者视觉图式之间的双向建构机制

。具体而言, “语境”是指仪典所赖以依存的视界政体, 其中宏观视界政体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教育、技术制度等, 微观视界

政体包括院校空间布局、文化资本和资源配置方式等。“叙事”是指仪典的主题、内容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蕴涵等。“经验”是指

观看者在仪典中所获得的视觉经验 (教育经验) 等。“主体”是指观看者借助视觉经验而产生的主体意识及行为等。文化叙事通过

表征系统进入观看者的感官认知, 并进一步内化为其深层观念认知。同时, 观看者对文化叙事的理解与认同, 也会反作用于表征系

统, 并顺着纵向关系链逆流而上, 对整个视界政体产生影响。

十字架的横向关系链由“生产”、“编码”、“表征”、“解码”、“接受”之间的交互关系网络构成, 揭示出仪典的生产、传播

和观看者接受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具体而言, “生产”和“编码”是指仪典的意义生产和编创活动。“解码”和“接受”是指观

看者对仪典的解读, 对其传达的意义、价值观念的认同、内化等活动。观看者的接受行为也将通过该横向关系链反作用于仪典的生

产和传播活动。同理, 内环关系链由“叙事”、“解码”、“经验”、“编码”之间的交互关系网络构成, 揭示出微观视界政体与

仪典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外环关系链由“语境”、“接受”、“主体”、“生产”之间的交互关系网络构成, 揭示出宏观视界政

体、仪典和观看者视觉图式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

因此, 仪典可以用视觉的方式来进行深度阐释, 并通过各种元素的组合, 更加深入有效地影响参与者的认知结构。因此, 当我们选

择一个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功能的仪典时, 不仅其所使用的各种道具、场景、音乐、语言、表演活动等均可以通过表征系统转

化为民族身份、国家形象、社会风尚等符号集群, 被自然赋予深厚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同时由于内容选择的确定性, 无疑也

会带来仪典的“视觉性”阐释中各要素内含功能的确定性。也可以说, 这就是对仪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视觉性”阐释。

3 仪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视觉性应用的核心要素
通常而言, 视觉文化具有视觉构建、视觉表征和视觉性等三大核心要素, 因此通过视觉文化的表现方式将仪典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也必然要遵循这些要素原则, 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前进行基于仪典特征的视觉构建、视觉表征和视觉性的积累和准备。

一是仪典的视觉构建。我们可将其理解为仪典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适性, 也即意味着我们要预先确定哪种或哪些仪典可以

被选择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去, 以构建基于视觉文化的仪典资源库。众所周知, 在我国长达5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仪式和庆典。它们有的附着在传统节假日之中, 譬如中秋祭月、重阳登高、清明祭祖;有的由于拥有特殊的时代

意义和历史价值而独立存在, 譬如国家公祭日、国庆升旗、“九·一八”防控警报等, 所以, 哪些仪式庆典可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教学中必须要进行甄别和筛选。这些可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仪典除了自身必须富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价值之外,

还必须能够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而能够被当代大学生所认可和接受, 并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和目标的不同, 选取的仪典必

须具有针对性、适合性等特点, 不然是画蛇添足, 效果适得其反。

二是仪典的视觉表征。我们可将其理解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仪典最佳的视觉表现形式, 并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获得最佳的教

学效果。在仪典的视觉性阐释模型中, “表征”是“生产”、“编码”、“解码”、“接受”的核心, 同时也介于“语境”、“叙

事”、“经验”、“主体”的中心。“生产”、“编码”、“解码”、“接受”的核心, 主要是体现了“表征”在整个视觉文化体

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位置;而“语境”、“叙事”、“经验”、“主体”的中心, 则是阐释了“表征”要通过“语境”、“叙事”

、“经验”、“主体”等四个要素来表达和展现, 正如前文所述的“揭示出宏观视界政体、仪典和观看者视觉图式之间的双向影响

机制”。因此, 仪典的视觉表征要通过对“语境”、“叙事”的精心编排和设计, 并借助仪典参与者的“经验”, 主要是教师的“

经验”, 对观察者“主体” (学生) 产生正面的影响, 从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三是仪典的视觉性。我们可将其理解为仪典参与者的视觉素养, 它影响和制约着仪典实施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任务和

效果的达成。视觉文化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和功能是, 通过“显现”的图像传递“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 仪典借助

视觉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潜在假设, 使参与的学生能够真正感悟或理解仪典在视觉展示中所蕴含的真实教育价值和功能。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除了必要的技术因素的介入和教师具备娴熟的对仪典视觉的驾驭能力之外, 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视觉欣赏素

养, 以使他们能够明白并接受仪典视觉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学生仪典视觉性的培养除了需要如移动设备、教学视听设备等技术条件

支持, 还要对学生的仪典视觉性进行持续的熏陶、塑造和养成, 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仪典的视觉教学前, 除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熟

悉该项仪典的基本资料背景外,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加以必要的说明和引导, 将该项仪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语言、文字的

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 让学生广泛知晓。

4 视觉文化视角下仪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过程
根据仪典的视觉文化阐释, 仪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具体应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 仪典的准备。主要包括引导并鼓励学生主动去了解相关仪典的背景知识, 界定、探究并阐明视觉文化视角下仪典在思想政治

教育中的功能和用途及仪典的受众范围、展示语境、审美和技术标准以及视觉媒介、视觉技术的操作方法等。在教学前, 教师可以

指导学生开展全校师生视觉偏好的问卷调查, 并对可能用于教学仪典的呈现空间进行实地考察, 开展媒介以及技术的操作试验。

第二, 仪典的生产。主要包括指导学生运用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视觉资源库搜集并遴选最合适的视觉素材来开展设计实践, 以团队协

作的方式探究创新基于视角文化视角下的仪典来引导观众视线的技术和审美策略, 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介入视觉仪典的路径方式等。

第三, 仪典的编码。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对我国当下的视界政体 (即规训人们看的方式、看的状态、看的内容等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

) ,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视觉文化下仪典所表征的文化叙事、视觉语言的组织法则、视觉交流的伦理规范等有清晰准确的把握, 在

此基础上将仪典的编码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即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经验通过编码环节融入仪典的视觉表现中去。

第四, 仪典的表征。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运用各种道具、场景、表演等视觉媒介和技术将文化仪典整体呈现出来, 并努力使所有的视

觉元素通过最合理的设计策略, 集聚成整体, 从而营构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释放出深刻的审美和道德蕴涵, 以及开辟出最为顺

畅的视觉交流通道。

第五, 仪典的解码。主要包括指导学生在仪典举行现场通过精细的观察来获知文化仪典的视觉元素、审美意味、基本主题及内容,

并通过基于视觉研究的分析思辨和批判反思来把握其编码规则、深层文化叙事和思想政治教育意涵。这个深入理解的过程往往会发

生在仪典结束之后, 因此, 学校要跟进组织仪典教育交流会, 促进师生、同学之间展开批判性对话与教育经验分享, 从而引导并鼓

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视觉仪典的解码活动中去。

第六, 仪典的传播。主要包括指导学生通过运用视觉研究与媒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依托全媒体、跨媒体和自媒体等多样化的视觉

技术手段将视觉仪典转化为大众文化、草根传媒文化等形态, 传播推广到更加广泛的社会公众的视线中, 从而为提升整个国民的思

想政治素质做出贡献。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和行动力也将得到增强。

第七, 仪典的接受。这个阶段可以用“感应”、“兴会”、“神思”、“妙悟”和“回味”五个逐层深入的认知发展阶段来概括。

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化仪典中的诸多视觉元素产生心灵感应与共鸣, 对仪典中的民族身份、国家形象和社会主旋律的显性和

隐喻符号产生敏感性, 并由此联想到相类似的众多事物, 在无穷无尽的意象建构中流连忘返, 对所目睹及耳闻之事沉思玩味。这种

物我合一的感应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将会上升到直觉、灵感的层次, 即兴会。兴致来时, 万象俱开, 豁然开朗, 生趣盎然, 在精妙入

微的感性审美体验发端之际, 学生将会自发地进行美德的“神思”, 并进入“妙悟”的思想境界。这时, 思想政治教育将以“随风

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直接对学生的深层认知结构产生启迪与改造作用。在学生达到妙悟的境界后, 要引入“回味”教学法

, 这种“味”是指融视觉、听觉、触觉、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感官和观念认知于一体的思维活动, 即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借由视

觉经验而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自由拓展, 在仪典结束后依然保持某种美德享受、思想净化、人格升华的精神状态。

5 结束语
选择富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价值的仪典, 通过“视觉性”这种新的方式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创

新的有益尝试, 其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亲自参与到视觉仪典的准备、生产、编码、表征、解码、传播和接

受的探究与实践活动中去, 从而形成身临其境的教学景象, 产生正向的教学实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视觉文化, 是对高校

人才模式变革所引发的课堂教学模式革新的有效适应和必然选择, 尤其是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等育人模式的实施所导致的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及其特点的变化。通过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条件下视觉仪典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模式来使其形成身份认同和文

化自觉, 从而激励学生不断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贡献的智识, 使他们对遥远、陌生的祖先文

化产生敬畏之情和自豪之感。同时激励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当代发展寄予美好的希望, 激发他们以理性为基础的爱国主义使命感和危

机感, 培养他们作为世界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多元开放的胸怀和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