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02期 77-81   出版日期:2016-06-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以和为贵,和谐包容——李克强总理访马六甲盛赞“郑和精神”


0 引言
2015年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在马来西亚召开的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系列会议,当天

《南洋商报》、《星洲日报》、《新海峡时报》、《星报》等马来西亚主流媒体刊登李克强总理题为“历

史的航道、崭新的坐标、扬起的风帆”署名文章。11月22日李克强总理访问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马六甲,可以

说“郑和”是贯穿了李克强总理此次马来西亚之行的一条主线。李克强说:“郑和的‘和’字代表了和平、

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崇尚和平、亲仁善邻的生动写照。”并提出:“应该把郑和倡导的以和为贵,和

而不同,和谐包容的精神理念继承和发扬下去。”

为了学习郑和、研究郑和、宣传郑和,笔者曾三次访问马六甲,在马六甲学者林源瑞、陈达生的陪同下,考察

访问了荷兰街、鸡场街、青云亭、三宝山、郑和文化馆、海上清真寺及诸多的寺院和宗祠,亲身感受了先贤

对马六甲的建设与发展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长眠于三宝山的12 500多座华人坟墓,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先贤为

拓荒马来西亚所做的贡献。他们不仅是华裔建设大马的先锋部队,更是两大民族数百年来和睦相处的亲善友

谊的象征。马六甲是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的首选之地。郑和当年播下的友谊种子,令马六甲人民至今

难以忘怀,百姓自发地夹道数十里欢迎李克强总理,就是最好的例证。李克强盛赞“郑和精神”,正是盛赞了

全马华人的拼搏、和谐、包容的精神。在“一带一路”战略决策大背景下,笔者认为李克强总理又赋予了“

郑和精神”新的内涵。

1 郑和船队是一支和谐船队
在20世纪末,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就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推断。党的“十八”大作出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构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再次强调“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

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国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

期对外的重要发展战略。2014年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马尔代夫《今晚报》发表题为“真诚的朋友,发展的

伙伴”一文。9月16日,习主席在斯里兰卡《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

。紧接着,习主席又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上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习主席访问

的这三个国家都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尤其是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过程中曾多次到

过上述三国,并将中华文化传播过去,当地的许多寺院、清真寺都以郑和命名,以纪念郑和对当地贡献。在文

化交流过程中,郑和船队作为一支和谐舰队充分展示了和谐包容的中华文化。

1.1 各种宗教信仰同舟共济
首先从郑和使团人员的组织结构来看,据《郑和家谱》记载:“随敕奉差诸官员名:钦差正使太监七员,副使

监丞十员,少监十员,内监五十三员,都指挥二员,指挥九十三员,千户一百另四员,百户一百另三员,舍人二名

,户部郎中一员,鸿胪序班二员,阴阳官一员,阴阳生四员,医官医士一百八十员,旗校、勇士、力士、军力、

余丁、民稍、买办、书手,共二万六千八百另三名,以上共二万七千四百一十一员名”。[1] 在回族通事马

欢、郭崇礼合著《瀛涯胜览》中记载:“永乐十一年(1413年),下西洋官校、旗军、勇士、通事、民销、买

办、书手通计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名。官八百六十人员。军二万六千八百名。指挥九十三员,都指挥二员。

千户一百四十员。百户四百三员。户部郎中一员,阴阳宫一员。教渝一员。舍人二名。医官医士一百八十员

名。余丁二名。正使太监七员。监丞五员。少监十员。内官内使五十三员。”考马欢字宗道,别字汝钦,浙

江会稽人,曾三次奉使下西洋,分别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参加郑和使团第四次的航行。永乐十九年(1421年

)参加郑和使团第六次的航行,宣德六年(1431年)参加郑和使团第七次的航行。郭崇礼为杭州仁和人,同为一

省人出国,应称之老乡。在《瀛涯胜览·后序》中明确记载马、郭二人“皆西域天方教,实奇迈之士也”。

以上两则文献记载,虽然组织成员有所变动,总人数都在二万七千人以上。为了迎合西洋各国宗教信仰的需

要,使团成员由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妈祖教人员组成。在罗懋登《西洋通俗演义》中就明

确记载“神乐观道士二百五十名。朝天宫道士二百五十名”。[2] 如此众多的道士参与郑和下西洋活动,主

要原因是船员多信奉海神天妃。《福建通志》记载,“后(海神天妃)林姓,世居莆(莆田县)之湄洲屿。宋都

巡检林愿第六女。始生时,地变紫,有祥光异香。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宗雍熙四年(987年)二月十

九日升化。是后尝衣朱衣飞朔海上,里人祠之”。传说中天妃经常“神降于樯,安流以终”又“掘泉饮疫者

”深为沿海民众崇敬,视为海上的保护神,郑和下西洋船队能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全仗妈祖的神功。海神

天妃成为涉海人员的精神支柱。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中“海波不兴天下平,于千万

世扬休声”道出了所有下西洋官兵的心声。

1.2 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各种宗教信仰的传播情况
(1)对佛教的传播。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

五世纪的古印度南部(今尼泊尔境内)。创立人为被称作佛祖的释迦牟尼。大约于公元一世纪前后开始传入

中国,到了明代永乐年间,由盛行汉传佛教,转变为藏传佛教并行。永乐五年,明成祖在南京灵谷寺修建“普

度大斋”让乌斯藏高僧哈立麻为明太祖和高后荐福七天。永乐十年敕工部重建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宝塔等行

为,成为朱棣重视藏传佛教的案例。“中官最信因果,好佛者众”,由此而产生。郑和船队在锡兰所立《布施

锡兰山佛寺碑》正是郑和团队开展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该碑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发现于锡兰加里镇,由

汉文,泰米尔文,波斯文三种文字记载。现该碑保存于科伦坡博物馆内。前不久,习近平主席访问锡兰,该国

将六百年前郑和所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拓片做为国礼,赠送给习主席,再现了中国与锡兰两国逾六百年

的传统友谊。

(2)对道教的传播。道教有五宗二十一派之分,信奉者众多。郑和下西洋期间,在南京下关所建的天妃宫、太

仓刘家港的天妃宫、福建长乐的天妃宫,均是专为船队的航海安全而建立。郑和还修整了湄洲天妃庙及泉州

的天妃宫,并将下西洋的经过立碑于天妃宫内。另外,郑和船队将妈祖信仰传播至东南亚各国,随后妈祖文化

又与海外华侨商会馆联系起来。如今妈祖庙宇遍布世界各地,妈祖文化以一个和平使者的身份成为海上丝绸

之路各国人民联系的纽带,沟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3)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和传播。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的举措,为了适应对阿拉伯世界国家的访问和交流,船

队中配备有大量穆斯林官员。作为下西洋的统帅,郑和深得明成祖的信任,这从明成祖永乐七年三月的敕书

中可见一斑:“皇帝敕谕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人等: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

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致失所。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

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理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摅诚来朝,咸锡皆

赏。故兹敕谕,悉使间知”。[3]

中国回族产生的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华侨居的穆斯林“蕃客”,也可以说是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

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唐高宗永徵二年(651年),大食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首次遣使来华。唐代中

国与大食国正式缔交后,大食使节和“贡使”来往不断。[4] “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穆斯林商人,宗教

学者更络绎不绝。他们来华后,多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并深入内地的长安、开

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

由于以经商为主。中国人称他们为‘蕃客’、‘蕃商’和‘胡商’等……他们到中国后,娶妻生子,学习汉

语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为了自己宗教生活的需要,在居住区修建礼拜寺,并建有墓地,保持了独特的文

化个性”。[5] 这一大批“蕃客”帮助中国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宋末年,蒙古汗国兴起,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对外西征,使得一大批中亚突厥语族的各

族人和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徒到东方来,中国中断多年的陆上丝绸之路又得到发展和延伸。向达教授

早在1929年就指出“元朝在陆道上替中西交通上开了一条大道,中西一时交通无阻”。

明初,中西方的交流又推向高峰。首先,在郑和船队中呈现了越来越多的回族官军人员,主要有王景弘、洪保

、杨真、马欢、费信、郭崇礼、哈三、哈只、蒲和日(蒲寿庚之侄)、沙班、马奴、夏文南等。其次,郑和还

对回族前往泉州回教先贤墓行香。据《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碑》记载:“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

忽鲁谟厮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第三,郑和

前往西安邀请哈三掌教下西洋,重修清净寺。据刘序《万历重修清净寺碑记》记载:“及我国朝永乐十一年

(1413年)四月太监郑和奉敕差,往西域天方国,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国语可佐信使者,乃得本寺掌教哈三焉

。乃于是奏之朝,同往……及回旆,海中风涛横作,几至危险,乃哈三吁天,恳恳默祷于教宗马圣人者,已而风

恬波寂,安妥得济,遂发洪誓重修所谓清净者。”

2 马六甲州府是一座和谐、包容的多元化城市
马六甲州是一座种族多样、信仰多样性的城市,保存完好的印度庙、清真寺、基督教堂、众多妈祖庙、祠堂

等可以为其佐证。郑和当年提倡和平包容的精神,在这座城市处处体现。为此,马六甲于2008年7月7日获得

“世界文化遗产”称号,其中三宝山成为申遗成功的大功臣。

三宝山拥有12 500座华人坟墓,其中葬有60座回教墓。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华人回族仍然是少数

民族。占主流的汉族华侨先贤披荆斩棘,参与垦荒、建国、立国的辛勤劳迹,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源,三

宝山就是最好的见证。华人先贤开拓进取的精神,也体现在华人墓葬的表现形式上,如将坟墓建成各式各样

的微型建筑,可以说三宝山就是一座墓葬博物馆。

(1)马六甲是一座多灾多难的殖民地城市。1511年葡萄牙军舰用猛烈的炮火占领马六甲,统治马六甲30年。

1641年荷兰殖民者占领马六甲,统治马六甲185年。1826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将马六甲、槟城及新加城三地合

组成“海峡殖民地”,统治马六甲116年。1942年日寇南侵,马六甲沦陷。先后杀害华人千余人,七百余具残

骸被华人社团集中三宝山,1947年4月5日清明节,巍峨雄伟的“抗日义士纪念碑”落城。碑上所刻“忠贞足

式”四个大字为蒋中正所题。日军投降后,马六甲仍为英国殖民地。直至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宣布独立,

马六甲才结束长达400多年西方殖民统治。这段痛苦的殖民统治史,与六百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期间以礼相待,

帮助其建立满刺加国,开展贸易,开发马六甲,丝毫没有占领马六甲一寸土地的野心,形成了鲜明对比。

(2)马六甲出土众多古锡币,见证了满刺加建国初期买卖公平的历史。马来西亚盛产花锡,早期漂洋过海来到

马六甲的中国工匠,就地取材,以锡为材料铸成动物古锡币,以供海外贸易经商之用,从目前发现的吉祥动物

钱有鳄鱼、乌龟、公鸡、螃蟹以及鱼等。吉祥用字有“财、宝、福、吉、富、祥缘、旺财、生财、来财、

广财、财丰、财多、宝旺、宝来、富足、福气、吉祥等”。据中国与本地古钱币收藏专家与书法家的鉴定,

吉祥字的书法类似中国宋朝苏东坡与司马光的字体。古币的重量也相当精确,而且符合中国的度量衡制度。

专家们相信这些动物古钱币是当年一批中国工匠在马六甲制作。

(3)马六甲有着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与中国特色的祠堂、会馆。马六甲州的宗教场所最多的是清真寺,以马

六甲海峡海上清真寺最著名。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时曾专程参观了该寺,马六甲能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信仰,各种宗教和谐相处,形成马六甲特色的宗教文化,可以说是马六甲华

裔创造了这一奇迹。据不完全统计,有影响的华社寺庙有:湖海殿、观音堂、广福寺、广福宫、灵山寺、华

德宫、紫昌阁、三教合一青云亭、天德宫、新圣堂、基督教堂等。著名的会馆有:漳州会馆、雷州会馆、应

和会馆、海南会馆、茶阳会馆、冈州会馆、永春会馆、潮州会馆等。规模较大的家族宗祠有:薛氏宗祠,戴

氏宗祠、陈氏宗祠、林氏宗祠、六桂堂宗祠、徐氏宗祠、蔡氏宗祠等。在鸡场街华裔古玩商店就有近五十

家,每一家古玩店简直就是一座小博物馆。

3“郑和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
“郑和精神”最早的提出,来自于1985年7月11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大会。全国人大

副委员长叶飞在纪念大会说:“郑和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也称得上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

家,郑和航海业绩,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宣传郑和光辉的航海业绩,乘风破浪不畏艰险的雄心

壮志,为航海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这对提高我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当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促进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和物资文明建设,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是十分有益的。”在2005年7月11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

年大会上国务院确定每年七月十一日为国家航海日,同时提出“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十六字方针

,并将“郑和精神,民族之光”列为航海日活动宣传口号。

正如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陆儒德教授在纪念中国“航海日”一周年时所说,郑和航海浓缩的“航海精神”是中

华民族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主要体现在:敢为天下先,开拓旷古未闻事业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投身海洋,

甘为国家牺牲的奉献精神;科学探索,精益求精,应用先进技术征服世界的求实精神;精心组织,严格训练,指

挥世界最大舰队驰骋大洋的恢宏气魄,放眼世界,豁达包容,进行世界文化交流的宽阔胸怀,耀威异域而不侵

拢他国,实行和平运用舰队的光辉典范。

2015年11月20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随后访问历史名城马六甲。可

以说“郑和”一词贯穿李克强总理马六甲之行的始终。李克强总理曾说:“郑和是我们的老祖宗,他的精神

不是他一个人的,是属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他的精神和传统也是我们祖先的遗训,为了和平、为了友谊,

为了解决冲突,或者说(解决)分岐。”在马六甲人的记忆中,郑和时代意味着邦交和睦、贸易发展、和平安

宁、技术传播。而郑和文化馆则是今日马六甲和平友好事业的象征。在李克强总理参观马六甲郑和文化馆

时还说:“我在这里感受到的是融合的气氛,和为贵、是文化包容。我们尊重这种多样性,这个世界才能够和

谐,和合文化,郑和的“和”既是和平,也是和谐,也是包容。”

李克强总理在马来西亚主流媒体发表文章中写道: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下西洋……史书上留下丰富的记

载,三宝山、三宝井和许多美丽的故事广为流传。这首先归功于郑和当年“有所为”,据记载他在这里敦睦

邦交,发展贸易,帮助当地军民修筑城墙,驱逐海盗,平息冲突,维护海上安宁,传播农业、制造、医学等生产

生活技术。从后世的角度看,中马交往这段佳话的特别之处,还在于郑和的“有所不为”。他率领当时世界

上最强大的舰队来到这片富庶之地,并没有搞掠夺,也没有搞扩张,更没有搞殖民,留下的是当地传颂了几个

世纪的善举和义举,不仅做到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实现了“已欲达而达人”。郑和维护正义,兼济

天下的事迹,正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思想精髓,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绵延至今的共同精神财富与

文化基因。

4 结束语
李克强总理对郑和下西洋的一系列讲话提出:要大力弘扬郑和下西洋不辱使命,忠诚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勇

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借中央提出“一路一带”建设构想精神的东

风,为深化郑和研究、弘扬郑和精神,增加了强大的动力。郑和的精神体出了中华文化中和为贵,和而不同,

协和万邦的思想。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和平交往,相互尊重,宽容包容,讲和

平反霸道对外交往的理念。早在六百年前,明成祖朱棣借助郑和下西洋的举措,来实现共享太平之福的构想,

永乐皇帝御笔题赐“镇国山碑”赠送给满刺加国王,最后一句碑文是这样写道“后天监视久弥隆,尔众子孙

万福崇”,表达了永乐皇帝希望满刺加国王子孙万福崇的美好祝愿。为了增进中马人民的传统友谊,受马六

甲郑和文化馆委托,2010年7月笔者在南京复制一方“镇国山碑”。该碑高2米,宽0.9米,厚0.2米,加上碑座

总重量达2吨多,通过海轮运往马六甲。笔者亲自指挥安装就位并参加落成典礼,马六甲主流媒体都相继报导

这一盛礼,体现了中马人民世代友好的良好愿望,也正如李克强总理在马六甲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真诚、

友好、互利、共赢是郑和时代已开启的中马关系历史航道,是两国乃至本地区各国人民的民心所向和时代潮

流,也是双方都要继续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