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03期 97-100   出版日期:2019-09-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实然问题与改进策略


0 引言
教材是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托。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构建了统一与

多元结合的教材编写格局。上述重大举措的实施,是与党中央提出的“五大文明建设”“五大发展理念”等

精神相适应的,标志着中国教材建设正步入了新时代。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

案》,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健全教学教材等办学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进入新时代,教

材建设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教材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因时而新。

1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教育体系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

的基础和保证,因而高职教材建设相应地承载着民族复兴、经济发展、教育改革、学生学习赋予的时代要求

。当前教材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出如下特征。

1.1 方向性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高职教材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向。高职教材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将课程思政育人

的要求落到实处,提高思想性和政治高度。

1.2 创新性
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正深刻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中国经

济由高速度发展调整为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升级。这要求高职教材迎接“互联网+”时代多元化

社会的挑战,既要继承发扬已有教材中的优秀成分,又要及时吸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新知识、

新技术、新成果,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面向未来社会要求,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内容和格式。

1.3 实践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一

历史论断表明,职业教育要遵循教书育人的普遍规律,同时也要强化类型特征,增强实践性。对高职教育而来

的认定等职业教育改革举措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化合作,提高教材的实践性,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

标准与职业标准等更深层次对接。

1.4 人本性
在“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能力培养、从学生被动学转向学生

主动建构的教育教学改革转型过程中,学习的开放性、情境性和建构性进一步凸显。高职教材建设势必要贯

彻落实学生中心地位。在高职生源多样化、学生之间个体学习特征差异加大的背景下,高职教材建设要坚持

以服务学生为本,服务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教材不能仅仅要求承载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

,还要能让学生在教材(学材)学习过程中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体系,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助推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

化素养。

2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实然问题
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对照教材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区域和国家战略目标、学生发展目标达成的支撑程度,

对教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是加强教材建设的前提条件。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单位负责人、教材管理

部门工作人员、出版社供应商等相关人群的调研分析,综合文献研究结果,可见当前高职院校教材建设存在

以下问题。

2.1 整体质量不高
教材一般由各高职院校自主组织立项,教师从职称评审需要出发,积极争取自己立项、主编教材并在课程中

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出现了同一课程不同授课教师使用不同教材的现象。教师作为教材编写者,缺乏编辑

实力,一些教材图表绘制、文字表述等存在问题。出版社为了抢占高职教育市场,通过出版公司与老师合作

、开发包销教材、允许主编随意挂名等途径出版了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教材。教材立项、编写、出

版、管理等过程不规范,导致了整体上教材质量与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学的需求存在差距。

2.2 内容更新滞后
由于教材立项建设周期、编写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协商过程以及协议签订等使得教材编写需要三五年甚至更

长时间,从而导致许多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知识、科技更新速度。新的知识、技术不断产生,人们对知识、

技术的认识不断提升,而教材却难以实时、动态更新,导致了教材内容落后于生产、生活实际。

2.3 结构设计欠缺
对应知识、技能、素养结构的复杂性,教材结构的设计应该是多样化的。高职教育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应基

于工作过程开发专业课程,采用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然而

一些专业教材仍然沿袭普通本科高校学科式的知识体系架构,重视理论知识全面性,理论内容偏深,缺少项目

化的教学设计,有关实践操作方面的练习较少,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不够。

2.4 载体形式陈旧
目前,教材形式较为单一,以传统纸质媒介为载体进行知识传授,信息化资源建设不足,开发在线开放课程等

配套资源的课程不多,缺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因而教材印制成型后,缺少补充、修正的便利性,教材

拓展的深度、广度不够。教材建设没有与时俱进,还跟不上“互联网+”高职教育时代的要求。

3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改进策略
3.1 坚持思想引领
(1)主动强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教材建设的意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

列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和解决教材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形成对教材建设总体方位的认识,把握教材建设的意识形态要求,使教材建设为国家战

略服务。

(2)紧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

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德才兼备,具备工匠精神和为国为民服务意识。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

,要对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深度分析,确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高职

教材建设要紧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落实课程育人目标和教学要求,以教材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作为

评价教材质量的一个基本衡量指标。

(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

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1]对于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课程,教材建设坚持“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

使用”原则。在专业课教材建设中,应在国家大政方针引领下,在内容上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度,

发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构建支撑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功能的教材体系。

3.2 加强教材内容更新
(1)加快标准建设。以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材开发和建设,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保证不同出版

社出版的教材覆盖专业、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高职

院校要积极配合“1+X”证书制度试点中的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加快标准建设,开发基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

教材。高职院校应做好主动对接工作,及时吸纳前沿资讯,更新教材内容。生产工具的改造、工艺流程的更

新、管理模式的变革等反映了知识、科技的创新,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也要相应更新,配套教材中也应增加

与专业技术发展、生产要求等紧密相关的内容,使人才培养标准零距离对接岗位标准。

(2)与企业合作开发对接产业的教材。德国“双元制”教材编写以职业学校有经验、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以

及企业教学材料编写人员。企业人员包括三类人员:一是培训企业的培训师傅以及专门从事教学材料开发的

专业人员;二是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三是职业教育培训咨询公司。[2]借鉴德国经验,高职院校除了安排教

师定期去企业学习培训外,还要聘请企业里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培训人

员参与教材的编写。

(3)开发基于不同学情、内置学法指导的教材。高职招生类型多样化,包括了普招高中生、提前单招、对口

单招、注册入学、社会人员扩招等多种形式。教材建设必须要符合学生学情,内容建设上要加强体系框架的

整体性,规划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供不同学力的生源选择学习。多听取学生意见,优化教材的体例、结构、

内容、呈现形式。考虑到网络化时代带来的是“知识大爆炸”,即使教材再完善也不能涵盖所有的知识和技

能点,只能在教材中内置“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手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提升自身创新性与适应力。教材是一种“媒介”、一种“资源”。教师借助

教材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3]

3.3 加强教材结构革新
(1)探索模块化教材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提出了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要求,因此高

职院校要探索模块化教材建设。将教学内容分解组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各个模块相对独立,强调以素质

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重在知识和技能的灵活应用。单个模块的学习能够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多个模

块的组合则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强化实践性教材编写。教材“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以及体现人文关怀的意义开放系统,它不仅要能发

展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其多方面的能力”[4]。高职院校经历了“工作过程系统化

”为特征的教学改革,因此应积极开发和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教材建设,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设计

。通过以完成项目为主线,按照职业成长规律,重构教材知识点、技能点,设计从易到难的几个项目,整合理

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突破学科体系按章节顺序编写知识与训练

内容的结构形式。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一般按照工程项目的工作分为六个步骤操作,即获取资讯

、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反馈、总结评估。这样既便于教师教学组织与实施,又方便学生自

主学习、自主训练。

(3)预留学生探索空间。规划设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巧妙设计项目、情境、问题等,提供学生进行

基本训练和实现拓展学习的素材。基本内容是课程教学必须要达到的知识、技能、素养内容。在这一基础

之上,在教材编排中适当地留有激发学生探索的拓展内容。为此,教师可设计课外实践练习项目等开放性的

教学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不同方法寻求答案,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行动。

3.4 加强教材形式创新
(1)建设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在教材建设上,增加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可直接使用工作单、任务表、手册等完成设计、计算、操作等教学任务,提高教材的应用性和便捷性,也

能适应行动导向教学需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2)构建立体化教材资源。依靠互联网的先进性以及学生喜欢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的特点,配套建设丰富的

立体化教材资源。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组建一流团队,汇聚一流资源,强化易

学易教的功能设计,以构建知识技能颗粒和资源颗粒为核心优化资源呈现方式,建设对接纸质教材的资源平

台。教材中嵌入二维码,方便学生扫描后链接平台资源,使课前课后学习更加直观和高效。进行一体化设计,

实现教材与互联网、移动端平台资源无缝对接,打造“一书一课一空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环境。将传

统的教学模式变为课前预习了解知识点、课中答疑解惑、课后综合提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

专业教学改革,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3)提高资源使用友好性。完善课程建设和使用平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的运用,实现从

“人找资源”到“资源找人”的转变。使用声音、图片、网络等多种媒介,链接PPT、视频、动画、虚拟仿

真实验、试题库和试卷库等多种素材,适应学生不同学习偏好和个体特征。开发微信小程序或移动终端APP

等来提供教材信息展示和反馈等相关服务,搭建出版社、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等多方交流平台。

4 结束语
对高职院校而言,教材建设不仅影响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是事关高职院校服务地区和国家

战略的成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校企合作的加速融合、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化对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应主动领题、专注解题,直面教材建设中整体质量不高、

内容更新滞后、结构设计欠缺、载体形式陈旧等症结,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材建设的思想引领

,加强教材内容更新,加强教材结构革新,加强教材形式创新。只有在教材研究、编写、应用等层面对教育教

学活动产生实质性贡献,建设具有类型特色的一流教材,才能不负高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