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03期 88-91   出版日期:2019-09-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扩招背景下高职“双师”队伍发展路径研究


0 引言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其精神实质与“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需求同步调,同时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这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

同频率。[1]这些指向性论述为高等职业教育扩招定下了基调。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1》)。《方案1》提出落实中高职

院校积极招收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2]《

方案1》体现了“落实”和“改革”的主基调,明确了高职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

图,搭建了高职扩招的生源基础和人才培养平台。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正式确定了高职

扩招的规模和时间节点,敲响了国家层面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有效缓解当前就业

压力的战略之钟。

2019年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方案

2》为统筹做好高职扩招的计划安排、招生录取、教育教学、政策保障等工作做出具体安排,提出“加大东

部地区院校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投放力度,针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群众、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

体单列计划”,提出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3]

至此,高职扩招从释放信号,到布局筹划,到落实方案一系列政策逐一出台,以扩招来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的重要举措落地践行。

1 高职扩招的内涵实质
(1)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多类型人员就业能力。本次扩招最想解决的是国家战略需求问题,即更高质量更充分

就业。当前我国面临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急需通过解决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这些特

定群体的就业问题来服务民生。

(2)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中国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从“制造大国”向“

制造强国”跨越,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准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技能劳动者的数量有了更大需求,发

展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3)改变劳动力价值评判导向,弘扬工匠精神。扩招引入退役军人、农民工这些特定群体,通过高等职业教育

培训来提高技术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改变原有对劳动力价值的评判导向,改变对技术技能人才的

社会偏见,从而弘扬“工匠精神”,形成修炼成才、争尽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2 扩招背景下高职教师面临的新问题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职“双师”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一直是制约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

素。扩招以后高职教师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2.1 生源层面:高职教师将面对更多样化的学生群体
(1)生源类型多样化。高职院校现有生源主要为高中毕业生、中专(职)毕业生,扩招后的生源类型呈现出多

样化面貌,涉及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等。

(2)生源结构复杂化。生源结构从应届高中(或中专中职)毕业生单一型发展为应届高中(或中专中职)、退役

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混合型,年龄结构、基础教育结构、来源结构等错综复杂,头绪繁多。[4]

(3)生源层次差异化。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组成的新生源群体,其学习需求、学习习惯、文化程

度、综合素养等,都与应届高中(或中专中职)毕业生存在较大差异。

2.2 教学层面:高职教师的教学标准、模式和内容将相应调整
(1)教学标准多样化。生源类型的多样化必然需要高职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往

一份人才培养方案的时代结束了,“量身定制”教学标准的时代来临,精准培养才能实现扩招要达到的教育

目标。

(2)教学模式多元化。扩招后高职教育将逐步推行“学历+技能证书”的培养方式,针对学历教育的文化理论

素养和针对技能证书的实践教学需要开发不同的教学模式,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授课场所,试卷测试也不再是

笼统的教学检测方法,扩大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新模式,为新生源培养创造必要条件。

(3)教学内容精细化。扩招后的高职教育发展会更加贴近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立足自身专业

特色和优势,紧扣区域产业发展态势,灵活设计教学大纲,精细化分层分类制定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生源学

习者的需要。

2.3 教师层面:“双师”队伍自身发展需要新的保障机制
(1)数量与质量保障。按照高职院校生师比配备标准,生源扩大必然需要更多数量的高职教师和更高质量的

“双师”。“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要超过一半。现

有教师的“双师”数量能否满足扩招后的要求,“双师”队伍能力和质量如何把控,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2)来源与提升保障。《方案1》明确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

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

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高职教师来源从硕士、博士

应届生为主转向企业技能型人才为主,教师招聘以“双师”能力素养为起点,招聘的流程和方式、新进教师

的职前职后培训培养都将是面临改革的新问题。

3 高职“双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3.1 强化高职教师思想引领,推动“双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1)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营造立德树人氛围。扩招是国家战略,落实扩招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

家战略的责任和义务。高职院校以加强教师队伍党性教育为起点,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

划纲要,帮助高职教师要站稳政治立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立德树人的思想,提高自身强烈的职业责任、敬

业爱岗、专心育人的精神。高职院校定期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活动并建立师德档案,师德档案作为专业技术职

务评聘、交流进修深造的重要依据,同时优化高职教师工作环境,激发他们教学育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高职“双师”在行动引领上率先做好自觉修身、立德树人。一是坚守立德树人的职业理念,谨记“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的示范作用。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自身专业理论

、文化素养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艺,以自身的高素质满足层次不一的学生群体的需求。三是

用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来实现“润物细无声”式的育人效果。

3.2 发挥教师发展中心职能,推进“双师”队伍教学能力提升
推行高校内设组织变革,独立建制教师发展中心势在必行。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大多与人事处、

教务处等机构合署办公,职能方面仅仅是承接上级单位规定的培训,或为教师提供一些基础的校本培训,未能

充分发挥为高职教师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开展研究交流、推行教学改革、建立资源共享、塑造职业生涯

规划等多样化职能。面对扩招后高职教师队伍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必须以提升高职教师的素

质和能力为基础,从培育“双师”教师队伍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制定符

合校本特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对接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教师与社会多个维度

的发展需求,创新推进“双师”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并行的专业化发展。

3.3 规划高职教师发展路径,建立“双师”队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1)系统谋划省级层面“双师”队伍发展的制度设计。国家层面的《方案2》出台后,省级层面要尽快结合区

域高职院校的数量结构、专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的特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方案,特别是针对“双师

”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方案应包括符合扩招需要的高职教师招聘管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教师

职前培养培训保障、教师待遇提升、兼职教师聘任等具有可操作性的顶层制度设计,解决高职院校在“双师

”队伍建设培养上的后顾之忧。

(2)完善适合“双师”队伍专业化要求的培养培训体系。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

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对强化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支持增设兼职教师岗位、优化教师队

伍各种结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项目计划。扩招后生源类型有所改变,高职教师

的教学能力、职业导向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需要更多针对性强、时效性好的培训培养体系支撑,也需要建

立“国家—省—校”三级联动,“学校—院系—教师”三位一体,完善覆盖面更广、延续性更深、针对性更

强的培训培养体系。量身定制符合不同专业教师的培训培养目标方案,从源头把控,做好过程监督,才能更好

地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3.4 充分发掘多渠道资源,做好高职专兼职教师队伍交流
(1)强化校企双向交流,共建“双师”培养基地。学校要以专业为基础,筛选合适的企业建立“双师”培养基

地,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到企业跟岗研习,建立规范的教师企业上岗考核制度,由企业教师一对一指导学习,

了解产业最新趋势、技能最新特点、人才需求最新导向等方面的内容,既培养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研究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企业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和协调能力。教师基地考核定期调整补充,确保高职“双师”培

训有场所、出成效,构建良性循环的教师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按教学年度安排,提前分配好脱产顶岗教师,并与企业深度沟通。充分依靠企业方的实践经验,共

同组建混合型师资团队,以“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落实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

的教学合作与分配。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依据专任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水平、专业培养人才的技术要求、

岗位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要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另一方面要为企业兼职教师制定课堂教学培训计划,

强化企业教师的教学准入制度,让混合制教师机制更好地适应扩招需求。

(2)集聚职教集团(联盟)力量,互派互助交流培养“双师”教师。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经形成一定规

模效应,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在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合作育人、互助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在高职

扩招的新形势下,职教集团(联盟)内部应该集聚力量,做好教师补充、互派互助、交流培养的规划和方案;遵

循分层原则,整合集团(联盟)内部资源,针对不同层级的教师需求,根据不同专业教师的特点和特长,定期开

展集团内交流互派学习;组织技能大赛、教学大赛,“以赛促教”,在实践中锤炼教师专业能力。

4 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

了方向、目标和重大政策,《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开展扩招工作的路径和方法。高职院校必

须尽快行动起来,激发高职“双师”队伍的前行动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高职人才的培养

质量,完成国家赋予高职教育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