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01期 1-4   出版日期:2016-03-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南通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南通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0引言

传统观念认为,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收藏文物、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实际上, 从旅游者角度看,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展现, 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有助于培养人的素养, 能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事业做出贡献。基于此, 将博物馆与旅游的有效结合, 是一座城市旅游升级的引擎, 是博物馆转型的方向, 也是旅游新业态的体现, 还是宜居型社会的展现。在欧美国家, 很多有名气的博物馆成为这个国家或城市的缩影, 进而成为了游客选择这个国家或城市旅游的动因。如法国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等。[1]数据显示, 欧美国家平均每人每年都至少能够参观博物馆1次, 但是在我国每人每年的博物馆参观次数只有0.3次, 且大部分还集中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安兵马俑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及南京博物院等这些省会城市的大型博物馆, 其余的博物馆参观者相对较少, 这种现象在南通也同样呈现。[2]南通是我国博物馆的起源地, 但博物馆在吸引游客方面仍表现为“静态”现象, 缺乏游客与文物的互动, 缺少特色项目的引进。

1南通博物馆旅游存在问题

虽然南通的博物馆旅游业在博物馆的类型和数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如南通人平均13万人就有一座博物馆, 市区每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这与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平均10-2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 中心城市平均2-3万人就拥有一个博物馆等齐, 比全国平均约60万人才拥有一个博物馆高出许多。但是, 南通的博物馆多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所建, 数量多、精品少, 涉及面广、特色不足;在吸引旅游者方面。除南通博物苑外, 南通多数博物馆展品放置展柜之中, “静态”呈现, 且多年不换, 南通环濠河博物馆基本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在南通环濠河20多家博物馆中, 国营博物馆有4座, 行业博物馆有6座, 民营博物馆有7座, 具体如表2所示。此外, 还有中国慈善博物馆、中国眼科博物馆、中国环境博物馆等在筹建中。[3]这些博物馆大多存在着资金困乏、精品偏少、创意少、参与性差、运营单一现象, 博物馆与旅游的结合还有很大的空间。

1.1展品缺少变化

表1 南通环濠河博物馆基本情况表 下载原表

表1 南通环濠河博物馆基本情况表
表2 南通博物馆经营类型分类表 下载原表

表2 南通博物馆经营类型分类表
事业编制的南通公共型博物馆, 大部分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仍很保守, 在展品的陈列方式上, 仍遵循传统的单一陈列方式, 即文物展示在文物柜中, 游客透过玻璃在50厘米外静静观赏;有的博物馆如南通博物苑虽有精品展厅, 但是自从重新布展一年多来, 少有更换;有的博物馆如中国审计博物馆则多为图片, 过于专业化, 难以为大众接受。私有博物馆则是在资金压力下, 藏品在几年的时间中都难以替换, 甚至较长时间都处于闭馆状态。此外, 南通的博物馆在陈展的文化观念和艺术水准上欠缺独特的见解和品位, 缺少吸引力。

1.2游客缺乏引导

现阶段, 我国公民在参观博物馆的认知意识比较差, 缺乏文明参观素养, 没有认识到博物馆对人素养提升这方面的作用, 在博物馆大声喧哗、所带儿童来回跑动、随意触摸文物、紧贴玻璃橱窗、展厅吃喝食物等。面对这些不文明现象, 博物馆没有引起重视, 不能正确引导游客的行为。同时在博物馆旅游普及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不能在公共平台进行宣传, 不能在电视、网络有效营销, 缺乏社会关注度。2015年11月26日, 南通博物苑110周年纪念时间, 但是除了专业人士, 多数市民都不知这个南通的“中国第一”辉煌。

1.3高端人才短缺

南通博物馆高层次人才缺乏, 整个南通博物馆系统中, 竟然没有一名博士学历的专业人才。以南通博物苑为例, 这个集历史、文物、自然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中, 有员工60余名, 其中博物馆专业15名, 且11人是在20年前进入博物苑的大专或本科人士, 整个员工中旅游专业仅有2人, 博物馆旅游创意开发难度大。高端旅游人才的短缺, 使得南通的博物馆重视文物的收藏和研究, 忽视了对文物的展示, 也忽视了对文物内涵的普及, 这也造成了博物馆旅游特色项目的创意缺失。

1.4配套设施不足

南通环濠河博物馆中, 除了南通博物苑在庭院和展厅中设有休闲椅子外, 多数博物馆展厅衔接处都缺乏游客休息设施。展厅缺少热水供应, 缺少公共配套设施。整个博物馆体系中, 停车场偏少, 不利于自驾前往, 又缺少公交车辆实现相互间的衔接, 与周边的濠河景区间更是缺少应有的互动。

1.5纪念品缺乏特色

根据调研博物馆的旅游纪念品销售所知, 收入高的游客比收入低的游客更有愿意购买纪念品;外地游客比本地游客更有愿意购买纪念品;第一次游览的游客比再游的游客更有意愿购买纪念品。但是南通博物馆的旅游纪念品销售量很低, 这是因为南通博物馆缺少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缺乏具有创意的旅游纪念品, 缺少对江海文化深度开发, 不能将南通地方文化体现在旅游纪念品中。博物馆不能开发与藏品有关的复制品, 样式单调并价格较高, 还缺乏收藏意义。所以, 旅游者购买意愿较弱。

1.6游览时间不长

在环濠河的20多座博物馆中, 大多数的游客停留时间为1-2个小时, 能超过3小时的人是很少的。究其原因, 一是目前南通博物馆的展品需要较高文化修养的旅游者观赏;二是旅游者安排参观博物馆的时间不长;三是欣赏疲劳导致, 游客刚欣赏展品时, 注意力很集中, 但是随着参观时间推移, 注意力逐渐转移, 身体就产生疲劳;四是展物静态呈现所致。

2南通博物馆特色旅游开发策略

目前, 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陈列展览近万个, 观众达1.6亿人次以上, 约占人口总数的12%。但与美国博物馆年观众达其人口总数的3倍相比, 我国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实在与我们这个文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4]

2.1定期更换展品

由于历史原因, 加上南通成陆时间较晚, 建国后, 南通区域缺乏大型考古发掘, 能展出文物相对少, 并缺乏精品。南通博物馆可以与海内外博物馆合作, 邀请来馆举办各种高规格特展, 收取一定的费用。如南通博物苑与湖北随州联合举办的“曾国瑰宝———青铜器”在通展出, 就吸引大量南通居民参观;再如先后举办的“赵彦良书法篆刻展”、“苏派碑刻名家作品展”、“南通博物苑藏李方膺作品展”、“周懋琦遗珍展”、“顾平逍遥山水中国画展”等, 都吸引了一定的游客。但南通其它博物馆鲜有这类活动, 因此, 应鼓励更多博物馆进行文物交流, 进行展品更换。此外, 南通博物馆应开辟展地新功能, 可利用多余的展厅开展出租业务, 如举办发布会、研讨会、学术报告会、讲座、小型室内音乐会等, 吸引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到来。

2.2扩充讲解志愿者

同我国多数博物馆一样, 南通的公办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多为事业编制, 出现了一是人员编制少;二是愿意为旅游者讲解的少;三是热情为旅游者服务的更少的现象。另外, 除南通博物苑外, 其余博物馆参观人数较为有限。所以, 解决办法一是需要进行讲解人员互聘互兼;二是聘请志愿者;三是每年有不少于56学时的技能提升培训。这既是提升博物馆讲解员的水平, 也是提高博物馆文明的举措。南通博物馆可以与南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沟通, 聘请这些院校的旅游、历史、文学专业师生成为博物馆的志愿者, 实现“产校共赢”。

2.3进行服务培训

博物馆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也具有对人的素养培育功能。因此, 南通博物馆群应该定期 (每月2-3次) 开设“游客免费教学班”, 进行文物欣赏培训, 文明参观培训, 文物主题讲座、文物复制品研讨等各类与文博有关的培训。甚至, 博物馆可以针对一些热播的历史剧开展研讨会、讲座, 也可对剧中出现的历史文物进行分析。如近期播放的《芈月传》, 南通的博物馆就可以分工对秦朝或楚国历史、秦朝或楚国服饰、秦朝或楚国文物及特点开展系列活动。这既可以提高市民的文物鉴赏能力, 同时也对博物馆的专兼职讲解员、员工进行培训, 从而不断提升市民、游客及从业者的文明素养。

2.4强化休闲设施

南通博物馆在对客服务中, 一定要强化公共休闲设施的营建, 如在展厅衔接处设置椅桌, 利用展厅开设茶水吧、休闲吧、临摹室、读书间等。总之, 开设与博物馆主题有关的休闲设施, 可以强化旅游者的休闲意识。

2.5创新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博物馆体验的延续, 南通博物馆在免费的情况下可以一定措施增加收入。一是要制作精美的纪念性门票, 使门票成为旅游纪念品;第二是开发高藏品的复制品;第三, 根据南通地域江海文化特色, 设计旅游纪念品;第四, 鼓励游客参与纪念品的设计与制作, 博物馆做好配套服务, 收取一定费用或附加费用。如宜兴陶文化博物馆, 进门赠给客人一块陶泥, 让其做自己属相, 做成后如要带走, 便收取5元的包装盒费。

2.6开展体验环节

在欧美, 博物馆强调的是其教育功能。所以, 在国外很多知名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曼切斯特美术馆等在展示手段上采用了模型、游戏、互动式讲解等设计, 通过“人与展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使游客在轻松的娱乐活动中获得知识的熏陶、精神的享受。[5]这对南通博物馆具有重要启示:把博物馆建成集参观、考察、餐饮、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在不影响参观的前提下, 可适当开设咖啡吧、茶吧、快餐店、临摹室、画廊等。进行文物鉴定互动游戏;开展南通“非遗”赏析互动;进行DIY项目, 如在风筝博物馆可以开设游人自制风筝、蓝印花布博物馆游人动手制作蓝印花布等。[6]

3结束语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 并向大众开放。一个博物馆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不同的文化内涵孕育了不同的城市和国家不同的独特精神气质, 要了解或者融入一个城市或者国家, 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近博物馆。博物馆的建设是一座城市宜居的重要体现, 也是当地文化灿烂的重要物证, 完善博物馆的旅游体验和创意形式, 将使博物馆文化产业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