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04期 109-112   出版日期:2016-12-25   ISSN:1006-6977   CN:61-1281/TN
高职航海院校双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双语教学在各专业课程中应用越来越广, 航海专业也不例外。当前, 我国正处于由世界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转变的过程之中, 而国家海洋战略的实现急需强有力的航海专业人才支持。虽然我国航海教育也一直很注重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制约以及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较弱, 而该项能力正明显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航海类专业人才在国际海员市场中的竞争。[1]因此, 航海类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双语校本课程的开发, 不仅能够满足国际国内、行业企业对航海人才的培养需求, 更能给职业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现阶段, 航海类高职院校并未充分重视这个问题。本文将探讨我国高职航海类院校在实施双语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具体建议, 以供参考。

1 我国高职航海类院校实施双语课程开发的意义
双语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2]但双语教学又不是纯粹的语言教学。学者卡明斯这样阐释过:“‘双语教育’这个词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个阶段使用两种 (或者更多) 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4]所以说, 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而是以外语为工具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 进而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外语运用能力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双语校本课程的构建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有些学生和教师对双语教学的定位、培养目标, 建立双语校本课程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 误认为双语就是第二语言, 专业外语, 误认为航海专业课双语教学就是以专业英语为主。对于航海类专业特有的适任证书考试, 应对英语考试的方法, 主要是死记硬背航海专业词汇、名词解释。航海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多是要在国际远洋船舶工作的, 而且一直以来, 中国的国际船员在船上的工作表现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船东的肯定, 但是在国际航运人才市场的竞争中, 却不占优势, 其主要原因就是英语应用能力相对薄弱, 很多时候缺乏有效沟通。而国际航行船舶的操作营运离不开外语进行沟通联系, 特别是进行一些关键性操作的时候, 像港口的靠离泊、油轮装卸作业等, 都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联系和协同作业。为使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够与国外船员, 国外港口人员进行流利的沟通, 以及必要的技术交流, 进而提高我国船员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 加强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关键。[3]

在我国, 双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我国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出台后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该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开展双语课程建设。实际上, 航海院校双语课程的构建, 只是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的教与学, 虽然要求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 但并不是绝对排除汉语, 尤其是针对一些关键操作, 关键点的理解, 可以借助汉语加以阐释, 防止由于语言的思维习惯, 造成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透彻。航海类双语课程的构建, 主要是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并引领学生在学习航海英语的同时去掌握航海专业的相关知识, 强化英语的实践应用。双语课程的实施不能只是为了扩展学生的专业英文词汇量,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 从英语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国内航海类院校中部分本科院校, 如大连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等, 进行了初步尝试, 进行航海类专业双语课程体系的建设, 从整体实施效果来看, 双语教学使航海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企业的认可度增加。但我国高职航海类院校在这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 由于受海事局考证压力的影响, 往往忽视了对考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双语教学的改革也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因此, 加强航海类双语课程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满足其岗位适任需求。

2 双语校本课程构建的原则
2.1 坚持实用创新
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 不应强调每个课程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 但应当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 让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就航海技术专业而言, 在建立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前, 既可以开发一门双语课程, 如“航海学”, “GMDSS海上通信”等课程, 也可以是某个课程中的一个小项目, 如“航海学”中“如何查找英语资料”, “如何更好地使用外语工具书”, 甚至可以是某个实训项目, 如“海图作业”, “航次计划的制定”等。对航海专业的毕业生, 这些既是将来上船工作之中的最基本技能, 又拓展了学生熟练掌握使用外文工具查找外语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 双语校本课程的建设可以开设丰富多样的项目, 方式灵活多变, 当然也要注重结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因此, 双语校本课程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 让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该课程的学习资源。

2.2 坚持结构优化
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 在各课程组制定双语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时, 应考虑到学生专业课的进行情况, 例如设置“海图作业”双语课程, 宜设置在学生学习航海学相关知识之时或者学完后, 并且在同一学期中, 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 又易于被学生接收。如开设的双语课程项目有多个时, 更要注意项目间的横向联系, 有意识地加强各任务间的交叉综合, 相互渗透。另外, 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 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 使之服务于课程改革, 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 双语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应结合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进度, 注重其教学效果。

2.3 坚持高职特色
本科院校多以理论为基础, 更多地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高职院校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同, 再加上考证的压力, 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 双语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操技能着手, 如英版海图作业、甲板操作、靠离泊操作等方面, 通过设定任务的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 既能培养英语能力, 又切实掌握实用技能, 使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具备更强的动手能力和更熟练的工作技能, 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

3 双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3.1 课程的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任务的设立, 确立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时, 要依据上述的构建方向和原则, 既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翻译, 也不能变成完全的项目任务的实操训练。例如航海专业双语课程的目标, 应该是引导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 从英语的角度去观察思考, 并且学会熟练地使用英版工具书, 查找英版图书资料,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因此在学习内容上应精心策划安排, 并且设定好应能达到的要求。

3.2 课程目标的制定
课程目标的制定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学生情况及工作岗位上的实际需求。校内双语教学应自由灵活, 项目课程的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 可长可短, 课程内容要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并注重以校本培训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 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目的, 努力使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双语课程设置的要求并使之具体化。如当前针对航海类课程目标的制定上, 就是以项目化的课程设置,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 这样既能培养英语能力, 又切实掌握了实用技能。

3.3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的组织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导向,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及学院的教育环境资源, 将“教、学、做”一体化。通过设置课堂情境、问题和任务, 营造语言氛围,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全过程课堂交流, 并自主查找相关的英文资料;通过任务驱动,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将教、学、做相互贯穿, 使课堂形式多样化,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 应将课堂教学与获取实际职业能力有机融合, 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3.4 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的强弱和教材的优劣对双语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过硬的英语功底, 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各级政府和各职业院校都已经把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重心之一。各院校也都在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种国培项目, 航海类高职院校正在积极与多国海事院校就交流培训、师资互访等方面开展合作。这些师资培养的措施和途径为双语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持。此外, 航海类专业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英语能力。一方面航海专业教师凭借“船员”身份, 在远洋船舶上定岗锻炼, 通过与国外船员、船东及PSC检查人员等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外语水平, 另一方面坚持学习, 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历学位水平, 为双语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5 教学硬件资源
近年来, 航海专业课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相关规定内容设置了对应的实训实验室, 如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及大型船模实训室、电子海图系统、航次计划实训室、海图作业实训室、资料室、水手工艺实训室、水上训练中心等。针对无限航区学生群体, 大部分实训室都配备了全英文的操作界面, 资料室也配备了与实船同标准的英文资料, 这为双语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3.6 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
双语教学模式的确定应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调整。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一改传统的课程考核办法, 应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应采取多样化考核方法, 明确考核的目的, 把考核作为一种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航海类任务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把设定一系列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平时考核, 采用积分制的方法, 调动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4 双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4.1 课程资源的开发
根据《STCW 10公约》的相关规定, 以及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书考试大纲、评估标准, 为了适应海船船员发展趋势要求, 同时考虑双语教学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和形式, 开发适合航海职教特色的双语教材, 注重课程教材和考核标准的开发与应用并保持一致性;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制作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如挂图、幻灯片、视听光盘, 微课等,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4.2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自身特色, 从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着手, 结合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创设工作情境, 创建各种实训场景;“教”与“学”要密切互动。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加强英语的交流、教师示范以及安排讨论、辩论等课堂环节。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结束语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提升航海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航海类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动并努力实现航海类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随着航海类高职院校教学硬件资源的不断完备, 师资素质的不断提高, 应以此为基础, 科学地构建双语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检验成果, 找出其存在不足, 并不断加以完善提高。